养老保健
常用电话
离退休服务处处长:029-85383212
离退休党委书记:029-88166716
离退休服务处办公室:029-85383132
离退休服务处服务管理科:029-88166552
养老保健
老年照护之老年人保健:从饮食、睡眠、运动到心理,守护晚年生命质量
2025-09-25 21:17  

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,失能老人占比逐渐上升,不少老年人晚年要承受病痛折磨,这不仅让个人陷入痛苦,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漫长的 “内耗”。其实, 生命的质量远比长度更重要 —— 若能提前做好健康预防,很多慢性疾病、突发疾病都可有效规避。养生不是 “老年专属”,而应成为贯穿一生的生活习惯,从当下开始,一刻都不能松懈。

一、先看见:自律养生,能让晚年状态 “截然不同”

身边的真实案例,总能直观展现养生的力量:

  小区 8 楼的叔叔,年近 60 却保持着 “四点晨起打坐练功” 的习惯,每天锻炼四五个小时,自律到令人佩服。他说年轻时身体毛病多,正是靠着多年坚持,身体状态才大幅改善 —— 如今他身姿矫健、面色年轻,让人真切感受到 “日积月累的锻炼,能铸就一副‘抗造’的身体”。

  3 楼的阿姨年近 70,最大的爱好是 “暴走”,每天清晨出门,一走就是一上午,周边的路几乎都被她走遍了,却始终乐此不疲。如今她气血充足、精气神十足,不仅没有高血压、糖尿病,还总说 “自己身体好,不给子女添负担”,这份通透在同龄人中格外难得。

  我的瑜伽老师一家更是 “养生典范”,从 60 多岁的父亲到 80 多岁的爷爷,都坚持练瑜伽。两位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,远远超过同龄人。试想,若更多老年人能拥有这样的状态,困扰社会的老龄化问题,或许会变得不再棘手。

  这正如《黄帝内经》中 “医未病之病” 的理念 —— 古人早已懂得 “预防优于治疗” 的智慧。与其等生病后再奔波治疗,不如提前从饮食、睡眠、运动、心理等方面调理,用科学养生换来强健体魄,让晚年生活更有质量。

二、老年人保健核心:四大维度,全面守护健康

(一)饮食:均衡多样是基础,顺应时节 + 食疗辅助更有效

“民以食为天”,食物是身体的 “能量源泉”,对老年人而言,饮食调理更是健康的 “第一道防线”。

1. 先做到:营养均衡,食物多样化

营养学明确要求,老年人饮食需保证 “谷物、蛋白质、蔬菜水果、健康脂肪” 的均衡摄入,具体可参考:

  • 数量上:每天摄入 12 种以上食物,每周达到 25 种以上,避免长期吃同一种食物导致营养单一;

  • 种类上:多尝试 “彩虹饮食”—— 不同颜色的蔬菜水果(如红色番茄、绿色菠菜、紫色蓝莓)、多样的谷物豆类(玉米、糙米、燕麦、红豆、绿豆、黑豆等),确保营养素全面;

  • 原则上:顺应时节吃 —— 中医强调 “春吃芽、夏吃瓜、秋吃果、冬吃根”,比如春天吃豆芽、芦笋,冬天吃萝卜、红薯,符合身体对季节的适应需求。

但现实中,很多老人的饮食远未达到这些标准:食物类型单一、营养成分不足是常见问题,这需要家庭成员和照护人员格外重视,从采购到烹饪,多花心思为老人搭配餐食。

2. 推荐两款 “老人友好” 食疗方

结合实际经验,有两款食疗方特别适合老年人,家有老人可参考:


  • 通血管降胆固醇四物汤

    :将黑木耳、胡萝卜、黄瓜、芹菜、核桃一同放入破壁机打成汁,每天早上喝一杯。这个方子是我认识的急诊科主任日常自用的,对高血压、高胆固醇的老人尤其友好,坚持喝能看到明显改善。  

  • 蒸苹果(可加红枣)

    :苹果蒸熟后不仅营养保留完整,还更容易消化,适合胃口差、脾胃弱的老人。我家孩子小时候挑食、脾胃不好,就是靠 “苹果加红枣蒸食” 调理好的 —— 老人若有类似问题,不妨试试,温和又有效。   

(二)睡眠:30%-40% 老人受睡眠困扰,4 个方法助眠

60 岁以上老人中,睡眠障碍的患病率高达 30%-40%:随着睡眠能力减退,很多老人出现 “白天嗜睡、晚上失眠易醒” 的情况,甚至有人长期依赖安眠药,身心备受煎熬。其实,通过调整习惯和环境,就能有效改善睡眠。

1. 固定作息:不熬夜、不 “硬熬”

很多老人因为 “睡不着”,就干脆不上床,觉得 “躺着也是浪费时间”—— 这种做法反而会打乱睡眠节律。建议:

  • 每天固定时间上床睡觉、起床(即使周末也不打乱),让身体形成 “生物钟记忆”;

  • 若躺下后暂时睡不着,不用焦虑,可试着 “关注呼吸”(慢慢吸气、缓缓呼气),或做 “推腹法”(双手顺时针轻揉腹部),通常揉着揉着就会有困意。

2. 打造舒适睡眠环境:细节处见用心

老人的睡眠环境需兼顾 “安静、温度、舒适度”:

  • 房间保持安静,睡前拉好窗帘减少光线;温度控制在 20-24℃,避免过冷或过热;

  • 床垫、枕头选老人喜欢的款式(比如偏软或偏硬),让身体躺下后能放松;

  • 推荐试试 “中药助眠香包”:内含合欢花、夜交藤、茯神、紫苏等天然药材,气味温和舒缓,我家先生之前睡眠差,床头放了一个后,入睡明显变容易了,老人也可以尝试。

3. 睡前 “酝酿”:用温和方式放松身心

  睡前 1 小时的 “准备工作”,能帮老人更快进入睡眠状态:

  泡脚:这是特别适合老人的养生方式 —— 温水泡脚能放松身心,还能刺激足底与睡眠相关的穴位,泡 15-20 分钟效果最佳;

 喝温牛奶:不仅能补充钙质,牛奶中的色氨酸还能辅助预防失眠,注意别喝太凉,避免肠胃不适。

4. 应对夜尿:白天多喝水,睡前少喝

夜尿频繁是老人失眠的常见诱因,可通过 “饮水时间调整” 缓解:


  • 白天正常喝水(每天 1500-2000ml),保证身体水分;

  • 睡前 1-2 小时尽量少喝或不喝水,减少夜间起夜次数,避免打断睡眠。

(三)运动:不同老人不同方案,“动起来” 就是赢

  “生命在于运动”,对老年人而言,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,更能体现对健康的 “主观能动性”。建议有条件的老人,每周运动 5 次,每次不少于 30 分钟;但考虑到身体衰老,需避开剧烈运动,选择轻柔、安全的方式。

1. 失能老人:做 “被动运动”,也能护健康

  很多人觉得 “失能老人无法自理,怎么运动?” 其实,在照护人员协助下,失能老人也能做简单的被动运动,维持身体机能:

  被动关节操:帮老人活动肩、肘、腕、髋、膝、踝等关节,每个关节轻柔活动 5-10 次,避免关节僵硬;

  耳朵按摩、拍八虚(拍两肘、两腋、两髀、两腘窝):这些动作力度小、易操作,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缓解身体不适。

2. 活力老人:选 “轻运动”,调理身心

  活力老人(生活能自理、无严重基础病)的运动选择更丰富,推荐 “温和且能长期坚持” 的类型:

  瑜伽、气功、八段锦、金刚功:这些运动讲究 “身心结合”,动作缓慢柔和,能拉伸身体、调节呼吸,尤其适合体质偏弱或阳气不足的老人(我自己练过一段时间金刚功,明显感觉身体变舒服了);

  甩手法、撞墙法(需在安全指导下进行):简单易操作,每天坚持 10-15 分钟,能活动肩颈、腰背部,提升身体活力。

(四)心理:情绪好,疾病少,照护者的 “用心” 最关键

  科学研究证实:性格开朗、心态豁达的人,患病概率远低于情绪低落、焦虑的人。老话说 “笑一笑,十年少”,经常开心的老人,经络更通畅,偏头痛、腰背痛等小毛病也更少 —— 所以,老年人的心理护理,和身体护理同样重要。

1. 帮老人 “找乐子”,疏解负面情绪

  多带老人出门:去公园散步、晒晒太阳,吸收大自然的 “正能量”,避免长期待在室内导致情绪压抑;

  培养兴趣:让老人听听轻柔的音乐、看看喜欢的戏曲,或参与简单的手工活动(如折纸、编织),让生活有 “盼头”。

2. 照护者的 “关怀与智慧”,是情绪疏导的关键

  老人的情绪敏感又脆弱,很多时候会念叨 “老了没用了”“活着太苦了”,这时候照护者的回应尤为重要 —— 不是讲道理,而是 “用心哄、巧疏导”。
  比如有位照护师的做法就很智慧:面对抱怨的老人,她笑着说 “您都吃过别人的寿桃了,可得把身体养好,等过两年八十大寿,也给大家分寿桃,把人情还上呀!” 一句话逗得老人哈哈大笑,负面情绪瞬间消散。其实老人就像孩子,只要用对方法,情绪疏导往往能 “立竿见影”。

三、总结:老年保健,核心是 “预防” 与 “用心”

  老年人的健康,不是靠 “生病后治疗”,而是靠 “日常中守护”—— 从饮食上的均衡多样、睡眠上的细节调整,到运动上的量力而行,再到心理上的耐心疏导,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 “提前预防” 和 “用心照护”。


  养生从来不是 “一蹴而就” 的事,而是日复一日的坚持。愿每一位老年人都能通过科学保健,拥有健康的身体、愉悦的心情,安享有质量、有尊严的晚年;也愿家庭和照护者能多一份细心与耐心,成为老年人健康的 “守护者”。


关闭窗口
版权所有:西安邮电大学离退休服务处 地址:西安市长安区西长安街 邮编:710121
电话(Tel):029-85383212 技术支持:西安邮电大学信息网络中心 您是第10001位访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