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老保健
常用电话
离退休服务处处长:029-85383212
离退休党委书记:029-88166716
离退休服务处办公室:029-85383132
离退休服务处服务管理科:029-88166552
养老保健
“盐多必失” 健康生活从限盐开始
2024-09-13 12:29  

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自2019年起,将每年9月15日确定为“9·15”减盐周。本周是第6个“9·15”中国减盐周,在这一周,集中向公众宣传“915”(就要5克)减盐理念,传播低盐饮食知识,促进全社会共同关注并践行减盐行动。

为什么要提倡减盐?

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离不开钠,但其生理需要量一般不超过500毫克/天,过多的钠或食盐摄入会诱发高血压、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疾病。中国是世界食盐摄入量最高的国家之一,每年可导致约170万寿命年和10%以上的伤残调整寿命年损失,是导致我国居民健康寿命损失的第一位膳食危险因素。

减盐是减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负担最有成本效益的干预措施之一。世界卫生组织于2013年呼吁所有成员国到2025年将食盐摄入量减少30%,以达到人均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/d的目标,从而减少人类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所致的过早死亡。

我国在《“健康中国2030”规划纲要》中提出了“到2030年人均食盐摄入量降低20%的目标”,《健康中国行动(2019—2030)》中也明确要求“食盐摄入量不高于5克/天”。然而,目前我国居民食盐摄入量仍位居较高水平,成年人约为11克/天,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和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推荐上限2倍。

长期高盐饮食有哪些危害?

图片

高血压

图片

盐里面的钠离子过多的被吸收入血后,引起水钠储留,导致血容量增加,血压上升。高盐饮食是国际上公认的高血压的危险因素。


图片

心脏病

图片

摄入钠盐过多会导致增加心脏负荷,还可能造成心脏血管弹性下降,血管内胆固醇含量增,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几率增加。

图片

胃癌

图片

摄入过量的高盐食物后,对胃黏膜会造成直接损害。高钠摄入与16.6%的胃癌关系密切,是最主要的胃癌饮食风险因素。

图片

糖尿病

图片

食盐可以通过刺激淀粉酶的活性而加速对淀粉的消化,并加速小肠对消化释出的葡萄糖的吸收。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一项研究结果称,每天额外多摄入2.5克食盐(每日7.5克),会导致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65%。

如何减少饮食中的盐?

图片

巧用限盐工具

图片

烹调菜肴时,使用限盐勺、盐罐等工具,控制每天食盐摄入量。

图片

少放高盐调味品

图片

炒菜少放酱油、酱、味精、鸡精等含盐多的调味品,利用天然食物本身浓郁的风味提味增香,如葱、姜、蒜、花椒、香菇等。

图片

选用低钠盐、碘盐

图片

选用低钠盐等含钠相对较低的调味品,满足对咸味要求的同时,还可以减少钠的摄入。

图片

出锅前放盐

图片

在菜肴锅前或关火时再放盐,能够在保持同样咸度情况下,减少食盐用量。

多选新鲜食材

图片

大部分食品在加工过程中添加了食盐,尽量选购新鲜食材,少选加工食品。

图片

阅读营养标签

图片

钠是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中强制标示的项目,购买时应注意食品钠的含量。

图片

警惕“看不见的盐”

图片

生活中存在大量的“看不见的盐”,许多食物自身就含盐,比如1克味精就含盐0.5克,100克酱油相当于15克食盐,100克榨菜相当于11克食盐,100克香肠相当于4克食盐,就连许多蔬菜,如空心菜、豆芽、紫菜里,也都含有一定的盐。

有些吃起来不咸的食物也可能含有大量的盐分,如薯片、虾条、饼干等。这些高盐食物吃起来不一定咸,单靠味觉分辨未必准确,很多食品同时有其他味道,比如甜味往往会盖过咸味,而长期摄取高盐分也会让人的味觉灵敏度降低。一些口味重的菜,如红烧肉、咸鱼、腌肉等,一两个礼拜吃一次就好了,每次的量也要控制。

人的味蕾随着年龄的增长会不断退化,这也代表着人的口味会变得越来越重,但盐绝不是多多益善的调味品,为了您的身体健康,请您科学限盐。

减盐的建议

世界卫生组织(WHO)建议:成人每天盐摄入量低于5克(低于1茶匙) 。对于2-15岁儿童,应根据其能量需求,将建议的成人最高盐摄入量相应下调。人的淡口味是可以逐步养成的,婴幼儿期是口味偏好形成的关键时期,建议家长以身作则,让孩子从小喜欢清淡饮食,有助于其形成终生健康的饮食习惯。



关闭窗口
版权所有:西安邮电大学离退休服务处 地址:西安市长安区西长安街 邮编:710121
电话(Tel):029-85383212 技术支持:西安邮电大学信息网络中心 您是第10001位访客